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24年“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研究生)”名单,我院共六门课程获评2024年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全校47门研究生课程)。本年度新增三门课程通过校精品课评审,分别是“数字信号处理”(负责人:钱翔)、“健康心理学”(负责人:倪士光)、“医疗保险”(负责人:杨燕绥)。共有三门精品课通过复审,分别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案例分析”(负责人:李欢)、“仓储系统建模与分析”(负责人:杨朋)、“凸优化”(负责人:金欣)。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源自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领域各个专业项目的重要理论课程,目前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由钱翔老师授课。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中,课程将原有单纯理论教学模式升级迭代成理论-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保持理论深度和难度的同时,根据专业硕士项目的特点,突出应用性。一方面,依托仪器科学、智能制造、生物医学相关的前沿方法,新增“质谱仪中的数字信号处理”、“X-CT成像系统中的信号处理”等教学案例库,根据学科发展动态更新前沿方向;另一方面,根据教学需求和趣味性,设计了编程实践体系,依托生活和科研中的各类信号案例,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到数字信号处理的实际应用方法。近些年来,通过以上课程建设举措,实现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获得了较好的理论教学效果。
“健康心理学”课程以“积极行动起来”为主线,强调健康心理学与信息科技的交叉融合,以清华大学“君子如兰”的心理健康人理念为核心,课程目标是直接发展、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全面健康(生理、心理等层面)。运用案例讨论、专业讲授、行为作业、心理小组、行为实验(虚拟现实技术、服务机器人)等方法,帮助研究生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具体方法,从描述、解释、预测和应用等4个方面考察个体、组织和群体等层面的心理健康的议题和问题。自2015年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开设,至今已完成九轮教学,课程累计2次获评课评前5%,3次获评教评前25%。出版了《中国积极心理测评手册》教材,建立了参与行动式心理训练手册,开发了VR心理健康技术等AI+心理实验模块。
“医疗保险”课程坚持从“卫生经济学进入,从公共选择走出”的教学思路和研究方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逻辑性强。从居民就医距离、伤害、费用三个风险切入,系统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基本保健可及性(社区医疗)、安全性(循证医疗)、可支付(社会互济)的三角价值链以及HAQ评估指数(慢病死亡率风险)。二是系统性强。在系统介绍医疗保险原理和中国医疗保险政策发展三个阶段的基础上,以医保支付变革为支撑,介绍数量付费、质量付费和结果付费对医疗行为和医疗机构的影响。三是创新性。基于中国全民医保和地方统筹的闭环管理体制优势,构建了医保综合治理的“风箱效应”理论架构,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课程教师实现了老中青结合,尝试使用课题讲授、学生阅读分享、案例分享的授课方法,受到学生欢迎。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案例分析”采用了基于技术共性的结构,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类处理技术的本源逻辑,实现融会贯通;建立了围绕深圳特色工程案例的内容体系,便于学生实地考察、现场学习,也便于结合案例开展思政教育;开展了贯穿学习全程的实践训练,采用了开放式的实验环节,学生围绕目标自主设计实验、实践方案,同时开展阳光课堂和专业设计,使学生了解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和不同层次实践的要求,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授课教师李欢长期从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曾获评清华大学课程思政示范教师,完成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主编和共同编写教材3本。
“仓储系统建模与分析”课程是面向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含智慧物流全英文项目)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围绕科教融合、学用融合和方式融合,不断拓展课程内容和素材,丰富教学方式,通过课程提升全息化“三位一体”育人成效。课程强化建模量化的思维训练和应用,培养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复杂仓储系统工程规划和运营实际问题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战略实施提供专业人才和技能支撑。“仓储系统建模与分析”慕课获评2023年首批全国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先后被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外17所高校使用并列为学分认可课程。课程负责人杨朋获评2021年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凸优化”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自2012年以来开设,以因材施教的鼓励式教学、辩证启发的互动式教学和前沿挑战的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客观的价值观和敢于探索的创新能力。课程在深入讲解凸优化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将前沿科研成果与基础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既注重思政与基础理论教学相结合,又反映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的重要性,以灵活交互式的理论课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授课教师金欣近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摄像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了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领域顶级期刊和著名会议论文200余篇,荣获国内外科技荣誉10余项。
自2020年起,我院已有18门课程获评“清华大学精品课程”。未来,培养处将继续推动各教学科研机构立足核心课,建设精品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推进特色教材建设,带动研究生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供稿:获奖教师、培养处
编辑:戴雨静
审核:陈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