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海洋工程研究院师生赴日本访学交流

1118日至1123在职业发展指导中心“海外学术与企业交流实践支持项目”支持下,我院副研究员李强依托深圳市海洋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带领海洋工程研究院10名同学前往日本开展访学实践活动。此次访学活动行程紧凑内容丰富。师生们先后参观了东京大学、东京海洋大学以及川崎制铁株式会社,与当地海洋专业师生和专业人士进行了友好交流,深入了解日本在海洋科技产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我院国际化进程加以宣传推动了中日双方的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学术交流活动合影

在东京大学,我院师生参加了在访的神户大学清水健司Kenji Shimizu教授题为“完全非线性内波的理论与数值建模及其伴随敏感性分析Theory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of fully nonlinear internal waves and their adjoint sensitivity”的学术报告,并参与了其后关于内波数值模拟和同化的讨论。随后,双方师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讨论,双方就海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升本 Yukio Masumoto教授和李强分别介绍了东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海洋学科的发展和布局

胜又胜郎Katsuro Katsumata、伊地知敬Takashi Ijichi等教授团队介绍了各自课题组的研究进展,并围绕海洋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东京大学研究生久住空广Takahiro Kusumi、臼井健人Kento Usui分别作索马里海流引起的海表温度异常变化和黑潮区涡致Ekman抽吸的学术报告我院学生邵怀豪、方晓雪也分享了在微塑料和水声通信感知方向的研究成果。

李强(左)与东京海洋大学与日比谷纪之(Toshiyuki Hibiya)教授(右)合影

师生们还参观了东京海洋大学,拜访了日本著名海洋学家日比谷 Toshiyuki Hibiya教授。李强受邀“一组坡限型海底峡谷产生的内潮的能量平衡与动量收支Energy Balance and Momentum Budget of Internal Tides Generated by a Group of Slope-Confined Submarine Canyons”学术报告,双方师生就内波生成过程中的能量和动量问题开展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神户港参观合影

在神户港,师生们参观了海洋工程产业与设备,包括远洋实习船“银河丸”号、港口吊装设备等,了解了港口在国际贸易和海洋工程领域的重要作用。师生在神户港围绕“人工智能对港口未来发展的影响”展开了热烈讨论,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问题。

在川崎制铁株式会社,冈村Okamura主任和李华研究员接待了来访师生,并详细介绍了公司开发的先进的海洋仪器设备及其应用场景。该公司设计并应用的紫外光照射和机械驱动结合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水下传感仪器长期监测中的生物附着问题,为海洋光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参观该公司的工厂生产线,师生们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在仪器制造中的重要性。

此次访学交流活动让师生们收获了丰富的学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把此次交流的收获转化为动力,深入研究学术领域,拓展开发实践领域,为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活动得到了我院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的支持,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以“学术交流、企业参访、能力提升”为主题,设立“海外学术与企业交流实践支持项目”,鼓励学生紧密结合学科专业,与世界一流高校及企业深度交流,在学术实践探索中助力职业发展、提升全球胜任力。

川崎制铁株式会社海洋・河川事业部(JFE Advantech)参观合影




/图:梁钰莹

编辑:戴雨静

审核:陈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