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公布2024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我院李炳副教授、李晓岩教授、林琳副教授等领衔的研究团队凭借“粤港澳大湾区水环境新污染物赋存规律解析和削减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荣获一等奖。
李炳团队
该项目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牵头,联合香港大学、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筠诚和瑞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暨南大学、武汉贝纳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同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项目的主要完成人还包括我院2014级环境工程博士赵仁鑫、2016级环境工程博士张家禹、2021级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孙德寿、2018级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胡佳慧、2022级环境工程博士后张军、2014级环境工程博士傅雯洁。
李晓岩团队(左二为李晓岩)
林琳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经济与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区域内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然而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尤其是新污染物的问题日益凸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及病原微生物等新型污染物,其来源复杂,危害隐蔽且广泛分布,对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应对这些挑战,国际社会已经制定《斯德哥尔摩公约》来共同遏制新污染物的传播;我国在《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的新污染物治理能力需明显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尽管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环境治理的挑战却依旧严峻,特别是在新污染物环境赋存水平监测、转化与归趋、新污染物危害效应和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以及高效削减技术开发方面,存在着迫切的技术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水环境新污染物赋存规律解析和削减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针对这一迫切需求,聚焦化学类与生物类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建立、环境毒性效应评价和高效削减技术开发,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实现了水环境中新污染物的高通量广谱检测和有效削减,系统揭示了大湾区水环境中新污染物的赋存规律,并成功研发了系列关键技术,为有效削减水体中新污染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文:陈子涵、李炳
编辑:叶思佳
审核:陈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