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先后参与我国多个空间机器人型号研制,20年来他始终坚守研究空间机器人的初心,“青年人要心怀大志,敢于担当,有所作为”是他在科研道路上最深刻的感悟,他真诚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他积极开展课程创新,培养学生交叉创新实践能力。他是我院数据与信息研究院教授、智能控制与测试研究所所长王学谦,近日获2023年“深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探索空间柔性机械臂技术新方向
王学谦主要从事空间智能机器人研究,包括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遥操作、深度强化学习、故障诊断等。自2004年开始,王学谦先后参与了我国多个空间机器人型号研制,并发挥重要作用。
空间机器人是用于代替或协助人类在太空中进行科学试验、出舱操作、空间探测等活动的特种机器人。关于发展空间机器人的必要性,王学谦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汽车在地面上行驶,没油可以加油,坏了可以维修,修不好可以拖走,还可以到4S店保养,但航天器如果需要‘加油’、维修、保养,以及一旦被撞击后成为空间碎片需要被清理,那么空间机器人就可以维修航天器、清理空间碎片,进行在轨服务。”
从2003年读研到如今,近20年来,王学谦在空间机器人研究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懈探索。他作为核心技术骨干,参与我国某型号空间机器人的研究,持续近12年,圆满完成试验,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自2014年,王学谦参与某卫星型号项目,负责空间柔性机械臂分系统研制工作,探索了空间柔性机械臂技术新方向。
目前,王学谦正在参与新一代太空垃圾清理空间机械臂项目,该机械臂的设计则具备更强敏捷运动、更高柔顺控制的特点。系统具有机电分离、大柔顺、轻量化、方便操作及敏感部件保护等特点,同时采用低成本理念设计,实现了数量级的成本降低,以便于空间多领域的应用推广。
让每个学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今后无论你们从事什么工作、走得多远,人品始终是你们最好的背书。”这是王学谦去年对2022届毕业生的一句嘱咐,他的学生、2020级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专业硕士生郭冠求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做科研先做人,待人要真心真诚,王老师是这么和我们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说起导师王学谦,郭冠求心中充满了感激。“研一刚入学时,我对空间机器人的研究方向还不熟悉,适应了挺长一段时间,但王老师一直很信任我,在了解到我对创业感兴趣后,给予了很多资源和支持,让我负责实验室的一些产学研项目,鼓励我放手去做、大胆尝试,正是王老师给予我充足的时间、充分的信任,提供了创业的条件,我才有了这两年多在产学研项目的成果和积累。”
“希望以后我也能成为像王老师那样的人,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作出贡献。”2020级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专业硕士生李寿杰在机器人抓取和感知方面有浓厚的研究兴趣,但在面临就业和读博的选择时,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当时,王老师鼓励我,如果心中有科研热情,应该坚定不移地追求科研理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在王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现在已经硕转博,希望未来能够在机器人研究领域实现更多更大的突破。”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优势和发展路径,王学谦提供了个性化、差异化的指导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作为导师和实验室的负责人,我要做的是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提供支持,让学生在这片土壤中有成长、有收获,鼓励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地走下去,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王学谦(左)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在王学谦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各个领域取得佳绩。6人获优秀硕士生论文奖、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4人获评系优秀毕业生,2人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同时获得了第28届清华大学学生实验室建设贡献奖两项。2019年,王学谦指导学生张志远参加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在全国1311支参赛队伍中排名第一,获得特等奖;2020年,带领团队在国际无人系统大赛中获“智创杯”挑战赛锦标赛全国第二名;2020年,指导学生获得“智卫杯”无人系统挑战赛第二名;2021年,指导学生获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二等奖、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仿真赛第一名和综合一等奖、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开展课程创新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022年,王学谦开设了院级公共课“交叉创新实践课:X-Robot”,针对研究生特点开展课程创新,鼓励学生探索交叉学科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
王学谦(左二)在“交叉创新实践课:X-Robot”课堂上指导学生
王学谦说,“X-Robot”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让机器人应用于各个学科,让各个学科的工程人才了解并掌握机器人实践理论与应用知识;另一方面,机器人内部本身就是多学科复杂系统,各学科学生可以将不同的前沿知识融入下一代创新机器人的设计与创造之中。这门课程通过交叉创新机器人这个交叉领域的前沿问题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运用工程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叉领域的合作能力。
“这门课的目的,是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合作起来,围绕一个问题共同做一些有趣的探索和尝试,比如,如何通过机器人回收厨余垃圾,垂直农场中农业机器人如何种植等。今年,这门课程将鼓励学生做极限机器人,比如机器人能做得多小、多轻,重载机器人负载能做到多大,机器人能跑得多快,希望同学们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充分探索机器人的极限。”
“在深圳这片创新土壤上,青年人大有可为”
今年大年三十,王学谦带着团队卸产品设备,年初四回来继续测试;经常做实验做到凌晨3点钟,在办公室沙发休息一会,上早上8点的课。这样连轴转的工作,王学谦已习以为常。
“我觉得自己十分幸运,一是遇到了导师梁斌教授,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培养,是自己学习和工作中的榜样;二是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都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同时也是国家所需,所以很多时候不觉得累,并且享受其中。”回首近20年的科研教学经历,王学谦感慨地说,这份责任和热爱是他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在深圳这片包容开放、鼓励创新的土壤上,在学校和学院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青年学子、青年教师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青年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树立远大志向,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发展需求,敢于担当、有所作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王学谦说。
文:林洲璐
图:黄尹思 戴雨静
审核:陈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