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4

第十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生南山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670期博士生学术论坛新材料与新能源分论坛在线举办

4月16日下午,第十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生南山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670期博士生学术论坛新材料与新能源分论坛在“云端”举办。本次论坛为系列活动之一的新材料与新能源分论坛,以“‘清’年勇立凌云志,‘深’创不息塑未来”为主题。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康飞宇教授,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材料与器件检测技术中心主任李宝华教授,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深圳盖姆石墨烯中心副主任刘碧录副教授,材料研究院赵世玺副教授以及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亮亮副研究员出席论坛。


康飞宇教授在开幕致辞中阐述了本场论坛的重要意义,他表示,交流是永立时代潮头的关键机制。疫情当前,许多不可抗因素给同学们的科研和就业造成了困难,但越是在这样的困境下,越应当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积极进行科研探索与学术交流。

任俊杰等五位同学依次进行论文展示汇报,并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科研体会。张吉东等五位同学作论文墙报展示。此外,分论坛设置多个交流和评论环节,评委老师、报告人和观众彼此之间就相关科研学术问题开展了广泛热烈的讨论。

同学作线上分享

与会老师对本次论坛给予高度认可,对同学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提出表扬,并对同学们未来的工作寄予期许。李宝华表示,本次论坛充分展现了清华博士生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诸多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参加交流,突显了学科交叉的优势,也有同学进行全英文汇报与问答,彰显国际化特色。刘碧录充分肯定了学术成果与科研感受结合的交流模式,对同学们学术成果与口头报告的出色表现予以好评,期待同学们深化问题意识,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李亮亮表示,本次论坛令人印象深刻,在与博士生同学的交流中感受到了新一代学术研究者的良好精神面貌,他勉励同学们保持严谨求学的态度。赵世玺表示,不少博士生在科研起步时倍感焦虑,事实上,博士生涯本身就是大家经理人生磨砺的重要组成部分,求学本为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大家“攀登学术险峰时,莫误沿途风光”。

线上合影

本次新材料与新能源分论坛的举办拉开了本学年度粤港澳大湾区博士生南山学术论坛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的帷幕,为疫情中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科研的同学们提供了交流互鉴的桥梁,活动以云上博论的形式搭建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高水平的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引导鼓励青年学子深度创新,自强不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共创美好未来。


附:

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朴志鸿、吕尚纯

二等奖:刘奕博、高润华、米金硕

三等奖:何淼、倪舒彦、杨梦颖、李章艳

优秀奖:安栩瑶、陈娇、胡昊、任俊杰、尚瑞琦、施晓颖、徐驰、杨科、张吉东

 

汇报获奖名单

最佳答辩奖:朴志鸿

优秀答辩奖:任俊杰、米金硕、高润华、倪舒彦

 

 

文:邵智勇、李天宇

图:SIGS研究生会及相关汇报人

编辑:叶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