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的防控过程中,大规模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地组织社区志愿者、充分发挥群众自主性应对社区服务需求,是保障疫情期间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关键性问题。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阳助理教授、张林教授与清华大学电子系王钺副研究员团队通过对深圳市“战疫先锋”平台志愿活动数据的分析,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进展。
“战疫先锋”微信小程序是深圳市委组织部于2020年2月开发上线的志愿服务网络供需平台。平台通过引入党员与下沉干部发起抗疫任务、临近区域党员和志愿者自主参与的新型基层共治模式,两年来共发起679万人次的志愿活动。本研究从量化定义组织力的角度切入,通过分析志愿者行为中的“自组织效应”,阐明了疫情、政策、平台机制等因素对志愿者自组织行为的影响,并针对如何利用“自组织效应”提升基层治理组织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社会科学中的自组织效应是指无序的系统通过个体间的简单互动自发形成秩序的过程。数据分析发现,新加入活动的志愿者会更倾向于尝试不同的任务类型与团队,随着经验的积累,其任务选择模式会逐渐趋于稳定。而当社区服务需求或外部政策环境等因素发生改变后,志愿者的不确定性会呈增加趋势。研究还发现,在适当的激励和政策引导条件下,志愿者群体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可以通过快速的自组织行动、形成适应新环境的稳定组织体系。基于这一发现,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条件熵的双指数模型的组织力度量方法(图1),以此量化由志愿者构成的基层治理组织力。通过该方法,团队分析了2020-2021年志愿者在任务参与、任务发布者选择以及任务发布类型选择等行为的自组织演化过程,揭示了深圳市各个地区对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需求的响应情况。
图1. 志愿者行为的自组织效应分析概观
本研究对与自组织效应相关的多种内部因素(例如志愿者人数、任务发布者人数等)和外部因素(例如疫情与抗疫政策、平台机制变化等)进行了基于PCMCI+算法的因果路径分析(图2)。研究表明,每日新增的确诊病例数量通过影响用户数量、任务发布者数量以及任务类型影响了所有志愿者行为的自组织效应。同时,来自政府和平台的正向引导措施对任务参与以及任务类型的自组织效应有很大影响。
图2. 影响志愿者自组织行为的内外部因素的因果路径示例
本研究通过基于Agent建模的志愿者系统仿真,对比了三种志愿者组织方案:完全自组织、完全中心化组织、中心化引领与自组织的混合式组织,在不同场景下的组织效率与任务完成效率(图3.a-d)。实验表明,完全自组织方案对多样化环境具有较宽的适应范围,完全中心化组织在已知需求的前提下组织效率最高,而混合式模式兼备高适应性与高组织效率的特点。因此,团队认为应对疫情等突发公共危机时,初期中心自顶向下的引领配合自下向上的自组织,可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产生最强的组织力。而如何优化志愿者引导机制,科学地将自主发起、自愿参与的力量纳入基层治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未来研究方向。
图3. Agent建模仿真以及不同组织形式下组织力与效率的表现
相关研究成果以“善用自组织志愿活动应对新冠疫情”(Optimising Self-Organised Volunteer Efforts in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为题发表在《人文社会科学通讯》(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上。本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阳助理教授,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1级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安平、张可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论文作者还包括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李宛达、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王钺副研究员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张林教授。该研究得到了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深圳市科技计划资助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9-022-01127-2
文:张安平、张可、李阳、张林、王钺
图:张安平、李宛达、张可
编辑:叶思佳
封面设计:何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