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2

清华i-Space“i³计划”未来大学营(广州二中专场)圆满落幕

11月7日下午,清华i-Space“i³计划”未来大学营于研新楼创意交互空间圆满落幕,活动由水木深研主办、清华i-Space承办。我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及人文社会科学部共10名硕士生作为课程导师,分别以“环境生态”以及“社会学与哲学”为主题,带领来自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的38名理科生以及16名文科生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沉浸式专业课程学习。

11月6日上午,54名广州二中的高二学生来到南国校园。活动伊始,我院党委副书记关添致欢迎辞,表达了对同学们未来考取清华的美好祝愿,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以及“终身探索学习”的i³精神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

  

 

关添致辞

 

随后,同学们分成了8个小组进行 “纸牌桥”游戏。在此过程中,各组同学初步建立了团队合作关系,为后续的小组产出打下了基础。

 

“纸牌桥”游戏现场

 

在营期的第一个课程环节——“学科综述”中,38名理科生在课程导师的带领下学习了环境学科发展历程与未来蓝图、固体废物管理、大气污染控制、黑臭水体治理、水处理流程概述等内容。大家还就“生化环材四大天坑”等实际话题进行了探讨。文科的16名同学在我院2019级公共管理硕士赵自强的带领下就“社会学何以‘社会’”“哲学能不能接地气”“‘清华’的文科”以及“就业与未来”等话题展开学习。课程结合多种生活实例进行讲解,丰富的课程内容使同学们对相关学科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课程导师进行授课

 

6日下午,理科小组在导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大沙河大学城段和清华园区景观水水质评价的方法,并聆听了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副教授Matteo Convertino带来的“鱼类活动与环境生态”主题讲座。此后,同学们还在大学城园区进行了景观湖及大沙河的水质样本采集以及大沙河鱼类活动视频拍摄等实验工作。文科小组在人文社科部2020级硕士生王佳静、程露以及清华i-Space课程设计主管黄健恒的指导下完成了“社会学研究方法与科技伦理”的课程学习,并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形式选定了各自小组项目制学习的主题。

  

 

Matteo Convertino作讲座

 

文科小组开展探讨

 

7日上午,理科小组在我院研新楼生命健康交叉实验室完成了水质样本各项指标的测量,并汇总形成一份水质检测报告。文科同学们分组在大学城范围内就各自小组的研究课题对行人进行问卷调研与访谈。

 

同学们进行水质样本各项指标的测量

 

同学们开展问卷调查

 

7日下午,本次活动的结营仪式在研新楼创意交互空间举行。54名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营期所学内容、实验产出及个人心得体会进行了主题汇报,汇报中展现出的清晰思路与扎实的知识水平得到了现场师生的一致好评。

 

结题汇报现场

 

我院团委书记郝治瀚就“清华大学强基计划”进行了宣讲,并与清华i-Space“i³计划”项目负责人钟慧华一同对优秀营员小组进行了表彰。表彰环节中,郝治瀚与钟慧华向广州市第二中学教务处主任李碧及高二年级级长潘振宇授予了“优秀领队”证书。

 

表彰现场

 

李碧在总结发言中对国际研究生院提供的此次研学机会表示感谢,希望未来能组织更多研学活动,让广州二中的优秀学子来到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清华精神与风采。

 

李碧作总结发言

 

活动合影

 

此次活动是清华i-Space“i³计划”未来大学营系列项目之一,“i³计划”象征着项目“启发灵感(Inspiration)”“引导创新(Innovation)”“伴随终身探索学习(Infinite)”的培养理念,其未来大学营系列项目则旨在通过对大学学习生活及科研生活沉浸式的体验,帮助高中生了解大学各专业的整体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个人的专业方向选择及生涯规划。

  

 



文:潘语

图:刘楚玲、辛英豪

编辑:叶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