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4

党在清华园系列展览 | “清华全才教育思想的奠基人”——纪念唐国安先生诞辰160周年展

在清华大学校史馆、清华大学档案馆的大力支持下,11月1日,由我院教职工工作办公室主办的“党在清华园”系列专题展览第八期《“清华全才教育思想的奠基人”——纪念唐国安先生诞辰160周年展》在Q楼一楼长廊展出。


 

唐国安(1858-1913),广东香山(今珠海)人,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奠基人之一。作为清政府第二批公派留美的幼童生,唐国安在美国耶鲁大学接触到西方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1881年,因清政府中止留学计划,召回已派出的所有幼童生,唐国安不得不肄业。回国后和颜慧庆一起在上海合编《南方报》英文版,此为“国人用英文办日报之先驱,树立利用舆论对外保障国家权益的楷模”。


 

1905年,唐国安参与创办寰球中国学生会,为有志于出洋的学生服务,为归国留学生提供就业帮助,并呼吁留洋学生“勿着眼功名利禄,要把握宪政改革机遇,为国效力”。同期他积极倡导新式教育和体育运动,多次参与和举办青年运动会。1907年,唐国安入京先后任职外务部司员、候补主事、主事,两度出任国际禁烟会中国代表团代表,于1909年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万国禁烟会上代表中国提出4条提案草案,并发表禁烟演讲,对中国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1912年10月,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唐国安任校长,其贯彻学校“培植全才,增进国力”的办学宗旨,倡导“灵性和道德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奠定了清华全才教育的思想,并成为清末留美教育事业的主要兴办人。从游美肄业馆到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学堂监督、清华学校校长等职务。他改革领导体制、修订章程、筹措经费、扩充校园,为清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观展师生抒心得

院工会副主席 王俏:

清华首任校长唐国安先生,是清末民初留美教育事业主要兴办人之一。通过院内展览与实地纪念馆学习,我深刻感悟到唐国安校长的风范精神,尤其是在艰难时刻依旧情系清华的精神,让人敬佩。作为后辈的我们要庚续历史传统,勇立报国之志,敢做奋斗之人。

 

海洋工程研究院教职工 牛敬硕:

通过参观本期院内展览以及赴“唐国安纪念馆”实地参观,我了解了唐国安校长一生的峥嵘岁月:从留美幼童的历史背景到唐家五代清华人的坚守,为了实现“大学梦”和“强国梦”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为清华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翔实的史料让师生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不仅为唐校长跌宕起伏的人生所深深触动,也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次追忆先贤的经历也始终提醒着我不忘初心、鞭策自我、自立自强!

 

深海研211班 王席宇:

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唐国安先生不顾重重困难,大力发展教育,以殷殷爱国之情筹建了清华学堂,其提出的全才教育理念,如今已成为清华大学照向世界的一盏明灯。身为清华学子,我们定当心怀报国之志,“进德修业,自强不息”,决不负先生之期望!

 

文:蒋泽龙、郭琳琳

图:郭琳琳

编辑:叶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