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转眼间,2021毕业季来临,SIGS校园里又一批青年学子顺利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他们比入学时更添了一分成熟与稳重,身上散发着着清华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特质。他们一面收拾着行囊,一面回顾着SIGS校园里的美好时光。他们带着说不尽的青春故事,即将开启新的征程,奔向更远的前方。
我们采访了部分优秀的毕业生,让他们在离校之际为SIGSers讲述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科研生活,分享工作和成长的感悟,用独特的方式来纪念青春,把片片真情献给恩师、献给同学、献给学院、献给母校。希望他们在人生新的征程中不忘初心,扬帆远航,同时通过他们的故事助力更多SIGSers乘风破浪、逐梦而行。
胡志伟,2018级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马少华副教授。曾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二等奖、清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20清华大学SDG开放创新挑战赛“最具投资价值奖”“最具技术创新奖”、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综合二等奖学金等荣誉。
再提笔,已是三年后的毕业季,回想起3年前拿着录取通知书满怀雄心壮志的自己,此时的我,内心更多了一份自信与坚定。早在2017年考研备战时期,我就曾踏入南国校园。彼时,走在学术长廊,看着宣传栏上张贴的各类学术讲座海报,还与院里在读的师兄师姐促膝长谈,听他们畅谈发生在校园里的种种逸事。那时的我就已被南国校园充满自由、创新的氛围深深吸引,这也成为了我在研途中一步步坚持下来的动力。我属于跨校、跨地域、跨学科的“三跨”考生,特殊的专业背景使我在刚入学时一度陷入迷茫。看着周围同学们光鲜的履历,我非常害怕跟不上大家的学习节奏,担心自己难以适应高强度的学习科研生活。幸运的是,我的焦虑被导师马少华老师及时发现,他时常与我谈心,在学习和科研上给予我指导,师兄师姐也带着我慢慢了解实验室,接触生命科学方面的实验。第一年的学习生活,让我逐渐感受到了学院的包容性,并培养了我独立做科研的能力。
TBSI,梦开始的地方
TBSI就像是一块颜料板,我们可以自由地拿起手中的画笔,勾勒出心中的图案。来到TBSI之后,我第一次鼓起勇气,用结巴的英语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带着留学生完成了入学注册。也是在这里,我第一次参加全英文的学术性课程和会议,领略到了交叉学科独特的魅力。我开始渐渐喜欢上了这种充满挑战的生活,在一次次的Presentation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海量的文献中牢牢抓住最关键的信息。我开始变得自信,充满斗志,逐渐变成更好的自己。
从零到一,与实验室共同成长
作为马老师的第一届学生,我很荣幸能够与马老师一同“创业”,担起了建设实验室的重担。从仪器设备的采购到试剂耗材建档,再到制定一系列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工作繁琐且亢杂,一年下来,着实把自己发展成了一个多面手。
来到一个“年轻”的实验室,意味着我们需要从零开始,摸索自己的研究方向。由于我本科的学习背景不同,第一年的科研进展并不顺利,我常常抱着一堆文献猛啃,却始终整理不出头绪。当时,马老师对我说:“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改变曾经本科阶段的学习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用什么,学什么。”这句话对我这三年的科研工作帮助极大,让我明白了研究生培养重点在于学习思维和综合能力的锻炼。三年的训练,也终于让我从一个“愣头青”成长为能够独立承担课题研究的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胡志伟(左三)所在实验小组部分师生合影(左一为导师马少华)
学科交叉,探索更多可能
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是一个致力于医学转化的交叉学科,要求我们在了解生物机理的同时,结合工程学的思想,解决目前临床治疗中的许多重大难题。通过与导师的交流讨论和自己的深入调研,我将目光放到了血管化微流控芯片上面。为了开展课题研究,我不仅需要深入学习肿瘤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还需要设计芯片结构并进行制作。最初的探索总是艰难的,为了完成我的课题研究,我开始了漫漫的取经之路。从细胞培养到芯片制作,从L楼到能源楼,我四处“拜师学艺”,经过半年多的积累,终于拨开迷雾见月明,步入了科研的正轨。
实验中的胡志伟
产学结合,让科研“贴近生活”
让成果从实验室走出去,是开展科学研究的源动力,学院也一直十分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从五创课堂到iSpace,再到“彩虹桥”,无不激发了我对技术创业的热情,让我开始思考学术与产业的交点。
2020年疫情期间,我通过走访发现许多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监测一直是个问题,便萌生了开发一款用于实时监测人体健康指标的产品。当时的我与几位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一道,根据各自的专业优势,组成了“安心牙刷”项目团队,并凭借该项目参加香港科技大学创业中心线上举办的H2创新挑战赛,最终获得一等奖和最佳创意奖。回到学校后,在iSpace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走进实验室,开始了初代产品的研发,并在多次创业比赛中荣获佳绩。
“安心牙刷”项目的产品流程图
“安心科技”的小试牛刀,把我们从理论带到了实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过争论、有过合作,不同思维模式之间的碰撞总会给人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着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创业初期的不易。未来,“安心科技”也会继续做下去,作为元老之一的我,也非常期待它进入市场的那一天。
“安心科技”团队合影(左一为胡志伟)
偶尔躺平,小躺怡情
做不完的实验,测不完的板子,这是每一个生命科学研究者的必经之路。我们会因为一次实验的成功在深夜的实验室里发出铜铃般的笑声,也会因为养了半个多月的实验样品染菌而难过地吃不下饭。当实验失败成为日常,我们除了积极找出失败原因,也摸索出了不少排解压力的方法。我是一个水族爱好者,当自己因实验失败而烦躁沮丧时,我就喜欢坐在宿舍,静静地看着自己养的金鱼,看着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我的心情也会慢慢平复。之后,再平心静气地把每一条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列出来,逐一分析。这样的情绪调节法,对我后续的学习科研生活帮助很大。
胡志伟在宿舍养的金鱼
闲暇之余,我也喜欢在健身房挥挥汗,或是和马拉松协会的小伙伴们一同奔跑。我们可以在紧张的学习科研生活里偶尔“躺平”一下,与三两好友倾诉心中的压力。我们可以适时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理清繁杂的思绪,让接下来的每一步,走得更加踏实、顺遂。
2018年,胡志伟在大学城荧光夜跑活动中担任志愿者
结语
在南国校园三年的学习与生活,让我不仅养成了严谨的科研态度,也收获了一群可爱的朋友。我忘不了曾经夜以继日伏在实验台上测样本的我们;忘不了坐在草坪上仰望星空,谈着远大抱负的我们;忘不了奋战毕业论文期间,站在信息楼的阳台上感叹时光飞逝的我们。在此,我也将最美好的祝愿,送给即将奔赴远方的我们。
清华SIGS是一个包容、创新、自由的大舞台,希望跨学科的学弟学妹能够沉下心,多学习,多沟通,克服科研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在学习之余,也要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自己的青春画上最精彩的一笔。
策划:宣传与公关办
文/图:胡志伟
编辑:叶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