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17

SIGS人物 | 贺克斌:在新时代的蓝天下闯出一条新路

 

初见贺老师,他面带微笑,眉眼中流露着清华人特有的质朴,言谈中透露着和蔼与亲切,丝毫不会让人产生紧张感和距离感。每每说到全球生态与环境保护问题,说到环境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我们都能从贺老师坚定的眼中读出身为环境工作者的使命感、信念感与责任感。

 

20201025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Ecology,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式揭牌,贺克斌院士任院长。



研究院面向国家和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需要,致力于探索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保护理论,创造核心关键技术,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环境生态人才。

研究院带着怎样的使命和要求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如何接轨国际,进一步走向世界?如何为全球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清华思想和深圳范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研究院院长贺克斌院士进行了专访。



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1985年、1987年和1990年分别获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创新群体带头人,区域复合大气污染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科技委环境学部主任;担任全球排放研究计划(GEIA)中国工作委员会主席,全球能源评估研究计划(GEA)环境组组长,国际清洁交通技术委员会(ICCT)委员等。

 

当传统学科精华融入特区精神与时代特色

记者: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与清华大学本部的环境学科相比,学科建设有什么特色?

贺老师:

虽然环境与生态研究院成立尚未满一年,但其实环境学科在清华大学本部和深圳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清华大学在深圳办学初期就设有环境学科方向,2010年,为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并发挥团队创新优势,深圳研究生院(现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通过内部整合后设立了能源与环境学部。根据清华大学的学科布局,结合深圳地区产业特色,学院当时还规划建设了四个创新基地并获得市校批准,其中就包括能源与环境创新基地,这在深圳地区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从一个学科方向发展为如今“6+1”主题领域的一大组成部分,环境与生态研究院的成长壮大始终与深圳、大湾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相连。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环境学科与清华大学本部环境学科形成了互补的关系。在过去,深圳研究生院的环境研究相对集中于水环境的问题;而现在,针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要求,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如今的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针对世界前沿的环境与生态科学,囊括了六大研究领域:城市环境与复合生态保护、工业与特殊环境保护、陆海交互环境保护、区域跨介质复合污染与环境健康、生态环境大数据与系统管理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与未来生态环境保护。这六大领域的内容多跟国际环境生态学科前沿相接轨,并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既继承发扬了清华大学本部的优良学科传统,又融合了时代特色和深圳特色。

 

革故鼎新,把握通往学科前沿的钥匙

记者:研究院立足深圳,面向大湾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需要,将带着怎样的使命和要求进行学科建设?又是如何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

贺老师:

如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环境学科都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面临着学科交叉、创新提升的新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核心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必然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拓宽学术科研的视野,探索和发展新的研究方向。然而,学科在发展中一个普遍问题在于“思维惯性”,尤其是历史悠久的老学校、老学科,要打破惯性思维,打破过去数十年的教学科研、师资培养传统并不是件易事。比如,在选择新教师队伍的时候,部分老教师会本能地倾向于从自己长期从事的领域进行选择或参考,而当个人熟悉的传统领域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求不完全契合的时候,就应当格外注意这对学科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对于教师队伍来说,这无疑是一项考验,无论是对科研创新意义的诠释,还是对于全局观把控和团队精神的理解。

而深圳这片人才活跃的热土,恰恰为环境学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在新进教师的选择上拥有更大的包容度和灵活度。同时,站在国际化角度,秉承着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的办学特色,国际研究生院非常重视外籍学者和教师资源。在环境科学研究大框架和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我们正努力在国际舞台上寻找到更多的年轻学者,为研究院的师资团队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此外,我们应该重视和鼓励院里年轻老师的个人发展,让他们通过国际研究生院的舞台形成自己新的生长点,实现学术科研领域的突破。我们一定会利用好深圳的大环境优势,继承发扬敢闯敢试的深圳精神,不断发展壮大研究院的师资队伍。

另一方面,从事科学研究必然离不开先进的科学仪器和科研平台。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外的前沿技术固然重要,但我们不仅要引用,更要研发。在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高新技术产业欣欣向荣,产业链发展成熟完备,为科研创新和技术研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先锋城市的综合优势,充分利用清华优秀的海内外人才团队,实现更多的科技研发突破。当我们从“引进者”变为“发明者”“创造者”,当我们使用的仪器不再是买来的,而是其他人想买都买不到的,我们也就拿到了通往前沿的钥匙。

 

参与者引领者

在世界舞台展现清华精神和中国声音

记者:研究院如何落实并展现国际化办学特色,与国际舞台接轨?

贺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曾讲到,“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我认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平等交流、共谋发展的学术实力和机遇正在形成。教育部近年来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其中既包含建设全新的学科领域,也包括在传统研究方向中赋予新的内容。就拿我院近期的新进教师队伍来说,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欧美国家,他们将国外的学术科研经验和成果带到中国,有助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未来环境学科将开设更多课程,为传统的环境生态研究领域注入新的内容。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顾名思义,很“深圳”,也很“国际”。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非常重视国际合作与联合培养,学生们在这里学习,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课程教材体系设置,都是真正地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对话。清华大学拥有许多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项目的经验,如“未来地球计划”等,清华本部的老师们将优良的国际化培养方式和经验带到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积极创造新的机会,让学生体验融入了更多时代精神和国际化特色的教育方式。

前面说到,在科研仪器平台方面,我们要实现从“引进者”到“发明者”的转变。现在,我们也将积极设计并发起更多国际化研究和合作项目,实现从“参与者”到“发起者”“引领者”的转变。过去数年来,清华团队在“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目前,研究院正致力于全球联合培养新机制的探索,如新开设了与德国汉诺威大学、日本金泽大学合作的双硕士学位项目,以及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环境基础设施全英文硕士项目等。希望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环境学科团队能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在未来自主设计并发起更多的国际大项目,由参与者变为发起者。希望学生们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氛围和潜在的机遇,更好地融入南国校园的学习氛围。

 

“环境人”的培养,尽其才而百事兴


记者:随着这种国际化的培养新机制逐渐完善成熟,国际研究生院的平台日渐广阔,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是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贺老师:

一所高校的成长成熟,除了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技术研发以外,最核心就在于人才培养,我们的工作正是通过高水平教师团队和科研成果来吸引、培养和输出人才。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学生,应该对于生态环保问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这些大大小小的环境问题恰恰来自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比如我们常谈到听到的PM2.5,它与各行各业以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对环境学科的学生基础知识面要求很高,一个看似简单的污染来源问题涉及到的行业非常多,因此学生的知识面必须涉猎广泛。学生不仅要懂得灵活运用系统思维框架解决实际问题,还必须要有一个专长领域并精耕细作。

从知识结构特点的角度来看,综合全面地解决一个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实现科学认知和工程技术突破,还需要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营,以实现市场应用。这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的知识面可能更宽。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你觉得累就对了,觉得课业任务重就对了!”想要做一名合格的环境人,就是要“豁得出去”,才会学有所成。

创新精神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资质。社会瞬息万变,社会环境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也一直在演变。我在学生时代所用的教材,很可能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已没有太多实质性参考价值了。因此,学生是否学有所成,衡量标准不是光看其知识积累的量,更多在于积累研究问题的方法,乃至为社会创造积累知识的手段,这才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核心方向。

我一般不轻易用“成功人士”这一标签去定义或要求学生。何谓“成功”?我认为,“成功”与否不在于得到了多少名与利,只要能充分利用自身所学,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实质性贡献,这样的人就是成功的。哈佛大学就曾针对部分成功人士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他们身上具备的相同特质都与遗传的关系不大,往往都是后天形成和培养的,其中一大共同点就在于目标明确。很多成功人士从很小的时候就曾展现出非凡的“野心”,给自己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并制定严格的要求,并一直在这条路上矢志不渝地努力。一名优秀的环境人,定是将今天的学业、明天的职业、后天的事业始终贯通着,将今日所学作为明日所为的坚实基础并不懈努力,这样的学生往往“后劲十足”,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会更可期待。

 

在新时代的蓝天下闯出一条新路

记者:结合您刚刚谈到的人才培养工作,能否谈谈研究院将如何为全球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清华思想和深圳范式?

贺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本就与国家和世界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我们当前研究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很可能也是其他国家地区正在或即将面临的问题,这也就对研究院未来的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对清华学子的要求相当严格,强调奋斗精神与创新意识并存,而这一要求也与深圳范式是契合的。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洗礼和雕琢,深圳本身就是吃苦耐劳、积极创新的城市典范,深圳如此动人的特区奋斗史正是我们的学生要花时间去学习的。学生从深圳的发展和成长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多的是与产业发展结合的鲜活案例。深圳有许多飞速成长的成功企业,都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和学习机会。同时也希望学生们通过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提供的平台,与更多来深建设的清华校友沟通交流,了解清华人在深圳的奋斗史和人生感悟,感受具有深圳特区先锋特色的清华精神和担当。

俗话说“船大掉头难”,如果把清华大学比作一艘大船,那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就应该是在大船前头的一艘小船,在办学过程中积极发扬深圳独有的特区精神,在推动教学科研创新的路上勇于试错,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闯出一条新路。需要强调的是,“试错”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词,试错与创造经验是一体的,也是实现创新突破的基本特质之一,无论是在我之前谈到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术科研还是人才培养方面。



记者:值此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周年院庆之际,您对学校、学院以及研究院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愿景和期望?

贺老师:

4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开拓视野、兼收并蓄,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这番话让我印象极为深刻,这不仅是对清华,更是对整个中国教育界的期望与要求。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促成科研成果和人才双落地,致力于推进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清华力量。

 

文:叶思佳

编辑:余飞慧

封面图设计:吴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