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23

“迎接建党100周年”主题党日特色活动举办

12月19日,我院信息学部教工党支部、社科学部教工党支部、信息学部学生党支部进行联学共建,开展“迎接建党100周年”主题党日特色活动。本次特色活动的主题为“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纪工程·科技先行”,我院党委书记武晓峰,党委副书记关添,副院长陈伟坚,院长助理宋岩、马兆远、付常武等莅临参加,科技处处长江勇、信息学部主任李秀、党办主任高春萍、信息学部教工党支部书记吴志勇、社科学部副主任黄维、社科学部教工党支部书记刘广灵及信息学部和社科学部师生代表一行共28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午7点半,师生一行乘车前往珠海市。行程中,武晓峰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讲起,延伸到国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政治经济布局,又从我院在深圳的建设发展史讲到唐国安创立清华学堂的峥嵘典故,武晓峰的讲解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让大家受益匪浅。随后,信息学部党支委围绕相关知识点组织有奖竞猜游戏,师生们在竞猜游戏中加深了对大桥基本情况和学校学院历史的了解。

师生一行首先抵达了此行第一站——港珠澳大桥,师生一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走过的路线上桥考察,在大桥东人工岛听取了大桥的概况介绍,在大桥西人工岛进行了座谈交流。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行政总监韦东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总监段国钦为大家介绍了大桥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大桥项目涉及到有关水文、地质、白海豚、防台风和满足通航、海事、航空限高等复杂的建设难题,并展示了大桥主体工程桥、岛、隧三大部分的设计理念和领先世界的关键技术,让师生们感受到了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在座谈交流环节,双方就大桥的智能运维、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期待未来可在科研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展开合作。

 

图为师生一行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人员进行座谈交流

 

图为武晓峰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赠予纪念品

 

图为师生一行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代表在大桥东人工岛合影

 

当天下午3点,师生一行抵达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创新中心主任宋靖雁、清华科技园(珠海)总经理陈林峰等予以热情接待。宋靖雁带领师生一行参观了创新中心科技成果展示厅,围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心在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及孵化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陈林峰向大家介绍了园区的整体规划及配套设施、服务。双方就如何有效利用清华大学人才科研优势,深入推进新形势下的市校合作,如何推动高等院校的人才和科技资源更好地服务地方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

 

图为参观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图为参观创新中心科技成果展示厅

 

随后,师生一行抵达此行最后一站——唐国安纪念馆,受到了清华大学珠海校友会会长梁学敏等人的热情接待。梁学敏首先为大家介绍了纪念馆的筹建过程,在梁学敏的主持下,师生一行及校友在唐国安纪念像前举行了悼念仪式,以缅怀这位伟大的清华校园拓荒者和清华精神倡导者。之后,师生一行在唐国安纪念堂展厅了解到了唐国安一生的峥嵘岁月,从留美幼童的历史背景到唐家五代清华人的坚守,翔实的史料和富有激情的讲解,让大家如同置身于真实的历史场景一般,对唐校长跌宕起伏的人生深感触动。

 

图为师生一行及珠海校友会校友代表于唐国安纪念像前合影

 

最后,师生一行在唐国安纪念馆会议室与珠海校友会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梁学敏、宋靖雁、何佑、陈林峰、苟彤军、甄红伦、谢岳来、王志斌、孙元凯、周萌、陈洪兵、赵玉栋等校友参加了座谈。梁学敏介绍了珠海校友会的基本情况。武晓峰介绍了国际研究生院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情况,并亲切慰问了到场的两位老校友。武晓峰表示,希望大湾区城市群的各校友会之间可以加强联络、频繁往来,助力建成大湾区校友资源沟通互联平台。

 

图为师生一行与珠海校友会代表座谈交流

 

图为武晓峰慰问校友并为珠海校友会赠予纪念品

 

本次主题党日特色活动让大家了解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历史和先进科学与工程技术在大桥建设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使大家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科技的迅速进步。在迎接即将到来的110周年校庆之际,师生一行还共同重温了“学堂伊始、清华初创”的风云故事,学习了老一辈清华人无私报国的精神,获益匪浅。

 

文:洪明春

图:丁超

编辑:叶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