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支持“1+3”的学科方向与研究领域,即一个本体研究中心“未来人居设计思维全球创新中心”,及三个研究领域“未来城市及支撑技术体系研究”、“数字建筑与智能建造研究”和“未来人居技术人文创新中心”。
未来人居设计思维全球创新中心(Global Innovation Center on Design Thinking for Future Human Habitats)将面向未来人居的设计思维命题,回应全球建筑学科的转型发展需求和工程领域的创新模式变化,针对当代学科交叉创新与多学科协同的底层思维问题,以设计研究为工具开展实验性、测试性、原型性和示范性研究,重点关注策划-设计-使用的全生命周期设计思维研究、设计研究理论及关键工具方法的开发、技术与人文的思维交叉、多学科协同的接口规划与工具方法等,推动与国际顶尖建筑学科在设计思维研究上的合作交流,建立以“未来人居”为核心的设计思维和相应的工具方法支撑,未来建成世界顶级的设计思维原创引擎和智库。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设计创新(过程)科学体系;设计规则与知识机器学习系统;建筑全计算生成系统;空间环境-行为感知系统;设计思维与空间体验脑电反馈体系;混合现实设计创新系统等。
未来城市科学及支撑技术体系(Future Urban Science and Supporting Technology System)包括“未来城市科学与规划”及“未来城市支撑技术体系”两大方向。未来城市科学与规划,将以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为基础,探索AI、Big Data、GIS和5G等新技术与现有规划设计的结合,并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Smart City、CIM和Intelligent Traffic等,构筑新的未来城市理论和技术。未来城市支撑技术体系包括“能源研究”、“城市智能管理”和“健康城市规律和实施”三部分,其中“能源研究”将以城市低碳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实现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导逐步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清洁能源结构;“城市智能管理”将以提升城市功能、保障城市安全、提高城市系统效率为目标,以智能节点构成的群智能网络计算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将应用于建筑的智能管控、以及建立城市截取条块结构网络,全面实现城市智能化管理;“健康城市的规律和实施”将探索人居环境健康技术,着重研究影响城市健康的关键因素,进而有目的地给出技术和政策干预措施,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提供科学基础。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城市低碳能源系统;智慧城市系统;城市信息模型CIM系统;城市智能管理系统;城市大数据5G传感与采集仿真环境;健康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等。
数字建筑与智能建造(Digital Architecture and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以当前大数据、三维打印、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与建筑领域的深度介入为基础,从未来人居的需求出发,研究基于复合(流体与粉末)耗材及实用性建材(混凝土)的大尺度三维打印技术,基于传感反馈的建筑设计-建造一体化协同体系,以及基于数据分析、算法生成、计算仿真的数字城市规划、数字建筑设计及其评价方法和技术。项目重在可推广的软、硬件平台的建立与相应的建筑学知识结构的更新,将为未来城市的规划者、建筑师、建设者和管理者提供新的手段和工具。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建筑生成、传感、反馈和协同控制中心;智能无人建造设备集成平台;地、空多栖协同建造机器人群;混凝土与复合新材料打印系统;建筑设备集成模块;机器人幕墙安装系统;复合新材料的结构加工和检测系统;三维打印建筑全生命周期5G监测系统等。
未来人居技术人文创新中心(Innovation Center for Humanity Technology of Future Human Habitats)针对未来人居中技术发展与使用端变化之间的关联与创新,面向人的认知感受、内容传达、意义塑造及人与环境交互方式的变化,基于前沿的人文研究开展设计创新,探索在认知科学、信息科学、媒体传播和智能设备之间的设计整合创新;同时将以民族建筑文化的自立与自强为指导原则,针对建筑文化的核心领域,以地域及民族的视角,结合深圳世界设计之都的打造、与双年展的国际辐射为抓手,借助全新的当代文化传播方法,建立中国建筑思想与建筑文化对外辐射的内容体系及渠道网络。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建筑与人类学研究体系;数字人文研究体系;虚拟、增强现实人文空间环境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