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教授到访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下称“清华SIGS”)数据与信息研究院(下称“数信院”),联手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清华大学钱学森班创办首席、清华SIGS双螺旋中心主任郑泉水教授,围绕“AI时代教育创新的机遇与挑战”和“AI时代的学科交叉研究与人的全面发展”两大核心主题,与清华SIGS的师生们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交流。
近百名师生参与学术大师对话
本次活动由数信院副院长付昊桓教授、院长助理陈鑫磊副教授和硕士生张翀昊同学主持。我院科研处处长吴乾元副教授、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陶益副教授、发展与规划办公室主任丁文伯副教授、培养处副处长黄宇雄副教授、人事办公室与全球事务办公室代表、数信院副院长董宇涵副教授,以及我院与零一学院的近百名师生到场,共同聆听这场大师对话。
付昊桓教授访谈霍普克罗夫特院士和郑泉水院士
聚焦“AI时代教育创新的机遇与挑战”主题,付昊桓教授对霍普克罗夫特院士和郑泉水院士进行访谈,围绕AI如何重塑教育生态、推动跨学科融合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他们就AI工具的应用、人机协作、教师角色转型、教育公平、学生个性化成长与评价体系改革等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与深度思考。
霍普克罗夫特教授指出,AI时代下教育的本质应回归“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型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与陪伴者。他强调,课堂质量与师生间的高频互动才是教育成效的核心。
郑泉水院士则提出了“创生教育”理念,他呼吁高校教师的教学应该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为核心。面对时代变革,教育者自己首先需要转变观念,自我提升,教师要学会主动了解学生的动机和热爱是什么,只有去发掘学生内心热爱,才能激活创造力。培养拥有创造力,能够发掘真实的挑战性问题的“X型人才”才是未来AI时代教育的方向。
霍普克罗夫特院士与同学围席论道
陈鑫磊副教授和张翀昊同学带领在场学生与霍普克罗夫特教授围绕“AI时代的学科交叉研究与人的全面发展”展开了对话交流。交流环节中,现场同学就“AI时代如何寻找个人兴趣定位”“如何正确看待研究者与教学者之间的关系”以及“AI技术如何助力自己培养成长型思维”等多议题踊跃提问。霍普克罗夫特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回应,他强调了在AI技术快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持续学习与思维更新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关注长期价值,主动迎接未来挑战。
数信院为霍普克罗夫特院士颁发学术顾问聘书
在本次活动中,数信院副院长付昊桓教授代表数信院为霍普克罗夫特教授颁发了学术顾问聘书。
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巅峰对话”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与世界顶尖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更激发了清华SIGS师生对教育本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科交叉发展等问题的深入思考,推动了我院在教育创新实践领域的探索与前行。
约翰·爱德华·霍普克罗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院士是世界顶尖的计算机科学家,于1986年荣获计算机领域最高奖项——图灵奖。他长期致力于全球计算机教育质量提升事业,是“101计划”的发起人之一。
郑泉水院士是国际知名的固体力学与微纳米力学专家、教育家。他攻克了多个长期困惑学术界的力学难题,创建了“清华大学钱学森班”和“深圳零一学院”,并创新性提出“破界创生”理念。
文:洪明春、SIGS研究生会国际部
图:宣传办公室
编辑:戴雨静
审核:聂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