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9

​全球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的“中德方案”!慕尼黑工业大学EMBA深圳研学项目(第二期)举行

3月31日至4月3日,慕尼黑工业大学EMBA深圳研学项目(第二期)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简称“清华SIGS”)举办。项目通过四天的学术研讨、企业参访与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中德教育合作与创新联动,为双方合作注入新动能。

顺利开班

续写合作新篇章

3月31日上午,项目开班仪式在国际一期举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助理何永红、慕尼黑工业大学(简称“TUM”)EMBA项目主任詹妮弗·韦森伯格(Jennifer Weißenberger)及46位学员代表出席。

何永红发言

何永红对慕尼黑工业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双方的合作历程。清华大学自2020年开始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立旗舰合作伙伴关系,清华SIGS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交流合作不断持续巩固。2024年举办的首期研学项目受到双方师生的一致好评,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何永红表示,希望此次学习之旅能激发双方的新想法、新友谊、新合作。

詹妮弗·韦森伯格发言

詹妮弗·韦森伯格(Jennifer Weißenberger)表示,清华大学的创新精神和全球战略令人印象深刻,并高度赞赏了深圳市的创新活力,对接下来的研学之旅充满期待。她强调,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双方未来开展长期合作的新起点,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深化学术合作,共同开启跨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多维研学

解码深圳创新基因的立体探索

本次项目构建“理论-实践-政策”三位一体研学体系,通过“人文科技交响课”“未来实验室探秘”“产业创新矩阵”“创客思维碰撞”“深度政策解读”五大模块,深度解析“中国发展密码”。

我院教师张晓平、林健武、李平给学员授课

在“人文科技交响课”模块,学院教授团队打造“中国发展解码”系列跨学科课程体系,涵盖“中国政治制度介绍”“中国历史和文化概述”“中国金融体系与金融科技”“认知的边界——关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经典课程,从政治文化、经济体系、前沿科技等多个角度展示中国。

实验室参观

在“未来实验室探秘”模块,学员一行参观了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和未来城市实验室,零距离接触“硬核”科研成果,探析人工智能和未来人居的前沿技术。

参访标杆企业

在“产业创新矩阵”模块,学员们走进腾讯、华为、大族激光、比亚迪、顺丰国际等标杆企业参访调研,深入感受深圳这座创新创业之城的科技之光与创新魅力。

中德创新创业者对话

在“创客思维碰撞”模块,学员们到访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开展“中德创新创业者对话”活动,清华校友对谈TUM校友,共话中德企业发展全球化新格局。

在前海开展营商环境交流

在“深度政策解读”模块,学员一行参与了前海合作区营商环境交流活动,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胡小剑深度解读了深圳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与培育体系,前海国际人才港副总经理陈爽介绍了前海的营商环境、产业与人才政策,多位企业代表在活动现场分享了其公司的国际化业务发展实况,展现了前海自贸区“一站式”服务外企落地深圳的政策优势。

圆满结业

创新火种点亮未来

左剑恶总结致辞

4月3日下午,项目结业仪式举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左剑恶为46名学员颁发清华大学学习证书,他充分肯定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的研学成果,并表示,本场研学计划已升华成为双方跨文化的思想碰撞、跨国界的理念融合、以及未来更持久的合作纽带。左剑恶强调,项目圆满结业不仅是学员们顺利完成学业的象征,更代表TUM与清华SIGS共同探索未知、深化友谊、拓展合作的全新开端。

结业仪式合影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收获颇丰,学员代表多安娜·布雷什纳(Doanna Breshna)表达了对未来进一步探索中国和深圳的期待,并感慨道:“短短四天里,我们深入体验了清华大学的教学科研模式,领略了深圳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精神。深圳是一座充满年轻活力与创新能量的城市,其技术迭代不仅重塑了产业格局,更在重新定义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

从开班时对“中国创新密码”的探寻到结业时多维合作意向的尝试,学员们以“深圳速度”感知创新脉动,用“德国精度”探索合作路径。慕尼黑工业大学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持续深化合作,再次印证了跨文化协同创新的巨大潜力。随着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这条横跨亚欧的创新“纽带”,正在为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领军人才探索全新的“中德方案”。

文:李静

图:培训学院

编辑:叶思佳

审核:聂晓梅